河朔三镇 第14章 冀州之争何时休(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宫中闻听河北战乱再起,代宗恼怒。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惶恐,不敢擅言。时有权宦鱼朝恩建言:“田承嗣狡诘多算,反复无常。之前与潞州联盟,随后却想潞州之地以养病安身;与李宝臣联姻,不久又为冀州翻脸。这般无赖纠缠,恐无休止。陛下不可为此动了肝火,伤了龙体。”

名将郭子仪出列道:“如此宵小鼠辈!天下大定,陛下心系万民,体恤疾苦,他们佯装归顺窃取宠幸,暗地里却包藏祸心,悍然劫夺他州郡,与朝廷分庭抗礼。臣愿请命,前往平乱,定取其首级。”

权宦李辅国闻听,连忙出列,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再动干戈,以伤国本。田、李相争,不过冀州之地,又因冀州盛产马匹而起。为平息二人之争,不如再给予魏博一些甜头,那田氏心下平衡,也就消歇不会再闹了。”

代宗沉吟,未作言语,抬眼看着殿中一班文武大臣。

宰相元载、尚书左丞贾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严武、吏部侍郎杨绾等人,手持丹笏,躬身站着,似乎并无上前言奏的样子。

代宗看在眼里,威目扫向宰相元载道:“元爱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元载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依臣之见,李大人所言甚是。再度发兵,必伤国本,且失了陛下曾经封官授爵欲以安抚的初心。”

“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意见?”

贾至、严武、杨绾等人闻言,低眉互望。吏部侍郎杨绾心下领会,旋即走出,道:“启禀陛下,河北内乱,看似田、李两家相争,实则是我大唐境域战乱不息。二人皆为我大唐命官,食君之禄,占据封地,安享奉献,却只图谋巩固自身,理当传命二人进京问罪。不问罪反而封赏,且再度拨粮助资,只会助长恶习,将来势必后患无穷!”

文武百官意见不一,代宗陷入沉思。权宦鱼朝恩见状,示意陛下身边一内官,随后耳边低语。内官遂呈报于陛下。片刻,代宗露出倦怠神色,则命内官宣布退朝。

百官面面相觑,无奈陆继散去。

大殿外,台阶无法胜数,逐层向下延伸而去。台阶之上,官员三三两两的,边走边议。

郭子仪愤愤道:“圣上如此犹豫,那田承嗣之流愈发猖狂。已为封疆大臣,仍然贪心。实乃宵小,背主忘恩。难不成又是一个安禄山?倒不如直接传唤进京,杀了便是!”

“郭将军爽快之人,还需慎言,将来进京,恐有耳目传言,岂不无端招惹麻烦?即使传唤,也是要合适的人前去,再说,明知问罪,他又岂肯前来?上次封赏,还是圣上体恤,派使臣前往,难道大家忘了?”严武道。

“严大人所言正是。如今他正觊觎冀州之地,野心勃发,鏖战正酣,岂肯入京?”尚书左丞贾至叹息道。

“身为朝廷命官,敢抗旨不遵,实乃杀头的大罪。”侍郎杨绾忿忿地道。

贾至道:“各位大人,圣上自有定夺,我们就不要再妄议了。河北偏远,他们本就剽悍亡命,荒蛮无礼,违抗朝命甚至想分庭抗礼都是做得出来的。然大乱过去不久,我朝国基初稳,出兵镇压,又谈何容易?何况,陛下意在安抚。我们呐,还是散了吧。”

翌日上朝,代宗以国本为要,既不主战也不问罪,而是静观其变。贾至、严武、杨绾等人心下明白,指不定宦官鱼朝恩背地里又有了什么进言。既是如此,众人也早有所料,无复再言。冀州城的管理,不过是在他们二人手里争来夺去,这场闹剧迟早会有个结果的。

河北三镇本归属大唐,诸藩受朝廷封赏管治,总不至于再掀起大乱来。只是诸藩目无朝廷、肆意妄为,争来抢去,这种种的行为,惹得代宗平添一段时间的怒气罢了。

话说冀州之争,一晃数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