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大致明白了天子的意思,想来是觉得现在的内阁举荐制度存在了一定的弊端,比如首辅、次辅任人唯亲,将内阁搞成了一言堂,最终结党营私对抗皇权等等。

而今上采取的策略就是内阁,比如他史可法刚才举荐的这三位大臣,现在只要今上同意,那么三人入阁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现在这投票?难道是要朝堂上的官员一致投票,达到多少票以后才能入阁?那岂不是绕开了君上的官员任免权,这和今上的一贯行事作风大相径庭啊,直觉告诉史可法,这投票制度应该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而且若是大臣投票决定内阁成员入阁和去留的话,史可法深信自己必将第一个被踢出内阁,这一点毫无悬念……

至于年限则比较好理解一些,今上多半是担心内阁成员在位子上待的太久,以至于树大根深形成自己的势力,最终削弱了皇权,这和大明开国之初,太祖皇帝悍然废除传承几千年的宰相制度一样,相权已经隐隐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制衡,盖世雄主洪武大帝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只不过太祖做的更绝,一刀直接把宰相制给灭了。

只不过朱家的后世子孙有几个能有洪武大帝那么旺盛的精力去处理政务,便是五征漠北,打的残元仅仅只余一口气的成祖皇帝同样也没有,于是内阁出现,内阁制度相当于将相权拆分,用意是好的,但首辅之权比起相权其实也差不到哪去,比如万历朝的张居正,因为铁三角的存在,辅权死死压制了皇权整整十年!

因此今上想要设定内阁年限,目的就是限制辅权,等你内阁任期一满,不管什么原因都必须退出,缺的位置再由投票选举出来,最大程度的将辅臣操持权柄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当真是天才一般的想法,神明一样的手段,史可法内心感叹不已,委实难以想象,能做到如今这一步,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想法的天子,今年还没满十八岁……

朱慈炯皱眉,似乎是在思索如何才能将后世的选举制度去芜存菁,然后搬到这个时代来以后更符合大明的国情和体制。

“这选举方法倒也简单,从今往后内阁成员定数为九人,九为数之级嘛,史卿方才举荐了三人,那目前便以八人组成这一届内阁,圣武三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内阁成员大选,日期定在正月十六,再下一届大选就是圣武八年正月十六,大明所有四品以上官员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届时所有四品以上官员齐聚一堂,进行匿名投票,而本届的八位阁臣将会与被举荐的其他大臣一同参选,朕会拟定出一份三十人的名单参与竞选,得票最多者为首辅,前九名为新一届内阁成员,任期为五年一届,中途若是有内阁成员致仕、辞官、开革、入狱等等原因而下台的,第十名自动入阁替补,以此类推。”

“至于年限。”朱慈炯想了想道:“就暂定三届十五年,也就是说,任何一位内阁成员,在内阁当中的任期都不得超过十五年,假设三届选举,内阁中人一直未曾落选,那么第四届哪怕依旧名列前九……不对,第四届直接失去参选资格,至于从内阁退出以后,可以在朝中担任要职,也可以外放为总督、布政一类的封疆大吏,只要用心办差,朕总会给予其发挥光热的地方!”

史可法心底沉叹,如此一来,他的首辅之位仅仅剩下几个月了,明年正月十六的内阁大选,不出意外,他必定落选无疑,一想到数百上千的官员投票,最后他这堂堂首辅只得几十票甚至更少的时候,就难免心灰意冷,他是圣武朝的第一任首辅,这两年多来君臣之间还算相得益彰,史可法最后即便差不多做了孤臣,可为了心中的政治抱负,也是做的无怨无悔,现在一看,史可法开始怀疑自己的付出到底值还是不值得了。

史可法脸色难看,朱慈炯自然一眼便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