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收回思绪,缓缓说道:“今日乃圣武朝第三次殿试,也是科举新制第一试,诸位士子能从万人之中脱颖而出走入这紫禁城,皆为才识过人之辈,殿试淘汰与中榜规则想来亦是了然于胸,朕就不多说了,想来,诸位最想知道的是今天考什么,朕又会如何出题……”

陈芳远此时也认出了黄士奇便是当今天子,心里不由苦笑,当初望江楼猜题,可是天子亲口所提,如今看来倒是好笑的很,若如当初所言,那么天子便有对他与张正卿有泄题之嫌,如果不是,那分明一开始就在耍他们呐。

“今日殿试,朕不考策论,不问政事,只考才情!”朱慈炯微笑道:“何为才情,才思、才华、才智皆为才情,何以能最直观的体验出才情呢?朕以为吟诗作赋这个方法便很不错……”

史可法等人恍然,天子绕来绕去,竟然要考诗词?当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在场的所有人,估计唯有张正卿和陈芳远二人能多多少少猜到天子之言背后的意思,想当初望江楼一聚,几人谈诗论词,恐怕那个时候天子便有了殿试考诗词的想法了吧。

“朕此番殿试考诗词,不限定题目,也不固定体裁,不管诸位是写诗还是写词,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哪怕诸位用以前作过的诗词,只要没有流传于世都可以!”朱慈炯肃声道:“谁的诗词写的好,意境强,这些很重要也不重要,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若是写出来的诗词不堪入目,那么朕会给出的分数必定也低,若是低于六十分,那么殿试直接淘汰,不重要是因为朕在诗词之道上未必会强过诸位,因此第一感官很重要,也许你的诗词写的所有人都觉得没别人的好,但是朕觉得好哪你就会得高分,分数越高,那么你在本届殿试最后的排名就会越高,头甲都未必没有希望……”

史可法等人微笑不语,本次会试,传统儒生杀入皇榜的仅仅只有六百人不到,哪些新学出来的士子已然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真要说起来,传统儒生最具备优势的还是儒考,而新学士子最大的优势则是算考和类考,此番殿试,天子考诗词,那么儒家考生无疑要比新学士子更具竞争力,千人名额,分得半壁江山问题应该不大。

“本科殿试,时限半个时辰,用时越短,朕会认为才思敏捷,此为加分项,诸位士子动笔吧。”

殿外得到消息的士子弄明白规则以后,有的开始思索,性子急点的已经开始研墨,乾清宫内外一片肃然,这场殿试将决定所有人的命运,是从此鱼跃龙门还是从头再来,在此一役,由不得人不重视。

张正卿原本对自己不说夺取状元有绝对信心,但取头甲之位绝无半点问题,但天子殿试规则一出,即便是他也感到心里没底,运气成分似乎还在才学之上!此番殿试,更是觉得有些儿戏……

不限体裁、不出题目,看似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实际上很难,非常难!

天子的意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考诗词最终的成绩好坏要符合他的心意,否则意境、文采哪怕可比古之大家估计最多只能落得个好名次,这对于别人或许无所谓,但张正卿很有所谓,因为他就是奔着头甲来的,如今民间因为他得了皇榜第一,故而殿试拿状元的呼声也是最高,最终的结果若是连头甲也没进,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他也丢不起这人!

那么天子希望他们写出什么样的心思才算符合圣意呢?这就又是一个猜题的过程了,但很显然,这次猜题,没有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时间,不仅做诗词仅仅只有半个时辰,而且完成的速度还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得分……

张正卿这一辈子做过的诗词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咏景咏物、风花雪月一类的,放在今天这个场合肯定不合适,看似在低头研墨,但思绪不知道飞去了哪里,砚台里面的墨估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